close

  本報訊(記者郭佳)一別四年,藝術家張火丁榮升人母又多了國戲教授的頭銜。4月26日、27日她將以新編經典劇目《梁祝》以及程派扛鼎之作《鎖麟囊》重回舞臺。其中,被譽為愛情千古絕唱的新版《梁祝》頗為引人關註。2005年1月,張火丁曾經製作演出過一版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。時隔九年,如何完成對經典和自己的雙重超越,是冒險,更是看點。
  為此,早在距離正式演出還有一年的2013年4月,新版《梁祝》就已經建組。據擔任音樂及唱腔設計的萬瑞興介紹,在尊重傳統基礎上勇於創新是新版《梁祝》的核心藝術基調,其中圍繞張火丁的程派唱腔以及與音樂設計的四大創新前所未有。第一段“路遇”的娃娃調,傳統唱腔是高拉低唱,現在則是低拉高唱,過去採用四分之四的慢板,現在則用原板,充分體現出祝英台女扮男裝上學,如出籠小鳥般的喜悅心情。此時祝英台是女兒身要有旦角腔,張火丁是程派要有程腔,女扮男裝還要有小生腔,三者結合缺一不可,唱腔的音域跨度甚至達14度。第二段“抗婚”中,原來這段唱是慢板轉原板,或者慢板轉二六,現在則是慢板轉南梆子,這種處理為的是突出張火丁的唱,感人肺腑且程味濃濃。第三段“樓臺會”,全劇漸入佳境,此處的編劇和詞作者摒棄了傳統唱詞規整的“二二三”七字句或“三三四”的十字句板式,選擇極接地氣的口語化唱詞,給了曲作者和張火丁很大的創作空間。第四段“哭墳化蝶”是全劇的最高潮,在祝英台回憶二人當日相處的點點滴滴,而現在物是人非的巨大落差時,此處的伴奏從胡琴改為了古箏,並且加入七十多人的交響樂團伴奏效果。而張火丁的演唱也有一個反常規的處理,以前出場時的那兩句是要有碰頭彩的,但她認為這種處理會打斷戲劇、演員和觀眾的情緒,所以叮囑萬瑞興在設計時千萬不要在此處讓觀眾叫好兒,而是經過唱腔、表演和情緒百轉千回的引導,再讓觀眾情緒達到最高潮。  (原標題:新版《梁祝》 火丁“四變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w28hwjwl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